在「抗疫」取得來之不易的勝利後,中央在部署持續做好「六穩」的前提下,作出「六保」的決策部署。其中的「穩金融」「保就業」和「保基本民生」等,都對金融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圍繞數字技術助力金融服務實體企業話題,多位業界人士和嘉賓熱議數字技術在解決企業融資難、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助力金融服務實體企業方面的作用,針對數字技術應用,提出諸多建議。
火币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火币科技CEO李林認為,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企業信用上鍊,從而使得知識產權、專利、存單、應收款等無形資產增強企業信用,成為企業融資的有效工具,對於股權、期權、版權等的保護也均可參照這些辦法。同時,區塊鏈技術和大數據應用降低了企業行政成本和經營成本,實現企業和個人的價值最大化。
用數字技術提高企業徵信 破解融資難
5月22日,政府工作報告強化了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
除了將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應延盡延,對其他困難企業貸款協商延期,還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要求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
報告稱:「為保市場主體,一定要讓中小微企業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一定要讓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降。」這些舉措為飽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企業點燃了希望。
今年4月,火币區塊鏈研究院發布《區塊鏈下的「普惠」供應鏈金融》報告指出,中小企業對中國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但由於缺乏足夠的抵押物等問題,長期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窘境,疫情更是讓中小微企業面臨嚴峻考驗。
根據第四次經濟普查顯示,2018年末我國有中小微企業法人單位1800多萬家,佔全部規模企業法人單位的99.8%,吸納就業人數2.3億。艾瑞報告中加上個體工商戶和家庭式作坊,2019年這個數字達到1.2億戶,佔全國各類工商主體96.4%。
作為長期深耕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領軍科技企業,李林表示,火币集團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上述問題———哪怕這些企業有資產,但資產沒有證券化,沒有辦法變成現金流。
「而區塊鏈能做什麼呢?可以把知識產權、專利、存單等相應的資產放到鏈上,建立信用,不必完全依賴於知識產權中心、專利交易中心等機構,相當於可以幫助民間增強信用。」李林認為,如果把資產通過新技術變成可以流通變現、可以使用一些金融工具的資產,就能解決很多中小企業資金的問題。
李林舉例說,如果企業有真實的貿易單據和產品,有應收賬款或存貨,以前授信機構無法判斷實際情況真假,但如果基於區塊鏈的分佈式賬本將業務鏈條的企業和授信機構連接起來,同時讓開單據的一方將單據進行上鍊存儲,並基於區塊鏈進行流轉,那麼可以保證該單據的真實性和不可篡改性,這增強了企業在授信機構處的信用,授信機構將以此為依據給予企業融資。
此外,還可以為流動性不好的資產搭建基於區塊鏈的交易平台,增加資產流動性,且能夠全流程追溯,降低以往的交易風險,減少中介亂象,以便企業可以有更多的途徑進行資產變現。
業界人士認為,要加強金融機構和科技機構的合作,建立服務於企業和個人的區塊鏈認證體系,形成一個信用體系的平台。「數字技術支撐可以支持企業的應用徵信融資,因此要加強數字信用體系建設,否則金融服務業很難跟上。」
新科技能夠有效降低銀行和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使金融機構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客戶的信息,通過大數據更加精準高效的風險識別,從而使金融資源覆蓋到更廣泛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數字技術為企業和個人 實現價值最大化
業界人士認為,此次疫情催生了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的發展新契機,萬事萬物應該實現數字化,數字化將給經濟帶來根本性變化。
業界委員表示,區塊鏈、人工智能、新興大數據技術與保險行業的深入融合,已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數字技術前提是要有數字社會,然後才有數字經濟、數字金融,數字金融主要是靠數字技術支撐的。打破數據孤島,數字技術是一個突破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很重要的一點是用數字技術支撐來提高金融服務,從而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解決痛點問題。
區塊鏈最重要的特點是憑證不可篡改性以及信息共享,是防治欺詐非常有效的手段。李林認為,對企業來說,當企業有了數字身份,能夠在鏈上簽署數字合同,申請數字執照,區塊鏈技術和數據降低了企業行政成本和經營成本。
同樣,區塊鏈還能夠幫助企業完善激勵政策。比如企業在內部設立虛擬股,給員工發期權,「我們要探索的,就是將這些期權登記在區塊鏈上,使這些期權同樣受法律保護,成為調動員工積極性的措施。」李林說。區塊鏈數字身份將成為企業和個人的可信基礎設施,從而創造個人價值最大化。
數字技術和金融服務深度融合以後的效率更是值得期待。業界人士認為,數字技術和金融服務深度融合以後,在普惠性、包容性方面有很大提升,效率會更優,必將帶來持久深遠的積極影響,在「六穩」「六保」 ,特別是保市場主體、穩企業、保就業方面,數字技術大有可為。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